今年的7月和8月,国内多地都以多项“高温之最”的历史新纪录载入各自的气象史。
“应该想一想,有多少热是我们人类、我们的城市布局、我们的生活形态带来的?”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谈建国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。
百年不遇的极端高温,根源是异常的大气环流形势。但是,城市形态下的“人为热”,也起到了一定的“增温叠加”效应。
“城市天空其实有一个看不见的‘锅盖’,高温酷暑下,这个‘锅盖’不容易揭开。”气象专家形象地作了解释。城市由于其高楼林立的形态,在城市大气与外面的“自由大气”之间形成了一个边界层和“冠层”,像盖了一个锅盖,也像“加了一件贴心小棉袄和一件风衣”。
锅里烧水,盖子掀不开,水就容易开。城市也一样。那么,城市这个“锅”里,有些什么可烧呢?专家粗粗一算,起码有3种“热”:
一是水泥森林里的“窝里热”。植被、农田、水泥地面等不同下垫面,其对太阳热量的吸收和反射率大有不同。城市中水泥地面多,“储热”量高,水面积相对有限,随水分蒸发带走的热量少,再加上能量在城市建筑物间可多次反射,形成“捕获”效应,便“窝在里面”了。
二是人口密度高形成的“人群火炉子”效应。人需要消耗,需要新陈代谢,所以每个人都是一个“热源”。人口一密集,人体“热源”一汇集,就成“人群火炉子”。
三是以空调等为代表的现代生活方式中的“排放热”。按照能量平衡的原理,开启空调,室内降温,必然相应引起室外增温。这个课题,气象专家一直很有兴趣。但到目前为止,定性的评估有,但定量的监测和估算还跟不上。其它的用电、用气、生产和颗粒物排放,都会产生一定的增温效应。“城市本来就披着外衣透不过气,如果说原本还是纱衣,加上这么些排放,纱衣的纱眼也给堵住了。”
无视城市“热岛效应”,固然不可取,但“妖魔化”这个热岛效应,也是不理性、不客观。毕竟,城市化进程是一种必然趋势。今后,应更多地在辩证的“取与舍”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。
“怎样让城市更美好?”最现实的回答就是让城市的发展回归生活的“源头活水”。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负责人耿福海认为,城市规划和布局的优化,强化生态效应,绝不能停留在“风景画”“明信片”的浮面效果上,而是要深入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的“肌理”中。城市绿化、房屋绿化、水景池塘,要与民众的生活形态、生活情趣与乐趣打通。
此外,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气象上的科学试验,比如人工降雨等。城市上空无形的“锅盖”,在必要的时候,怎么有条件地“掀动”一下,让城市透口气,需要尝试,找出内在的规律,并且逐步在流程和制度上形成安排。(来源:经济参考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