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
“二月休把棉衣撇,三月还有梨花雪”“吃了端午粽,再把棉衣送”……民间俗语很形象。老百姓有句口头语“别着凉了”,所以,“春捂”作为传统习惯,仍被很多人遵循、沿用。
“春捂”就是说在春季,气温刚转暖时,不要过早脱掉棉衣,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,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。由冬季转入初春,乍暖还寒,气温变化又大。俗话说“春天孩儿脸,一天变三变”。过早脱掉棉衣,一旦气温降低,身体可能受不了。
“春捂”是否有个“临界温度”呢?在气温达到多少摄氏度时,我们要“穿”或“脱”呢?有一种说法是,15℃可以视为“捂”与“不捂”的临界温度,日夜温差大于8℃是捂的信号。记者在采访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气象服务首席段丽、河北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书余等专家过程中,并未得到明确的说法。专家认为,一方面,人自身对温度的感知及适应度、免疫力等不一样,什么温度“捂”或者“不捂”,因人而异;另一方面,由于百姓所处的地域不同,各地温度常年有差异,体感也便有一定差异,所以对“春捂指数”不好从一而论。
张书余曾经研究过“穿衣指数”,它是服装对人体保暖程度的一种度量。对于“春捂”来说,服装厚度是增加人体保暖御寒的重要因素,而服装面料则是服装厚度需求的基础。他认为,着装的厚度与环境气象条件有明显的关系,服装的厚度与面料有关。在风力一定的情况下,穿衣的厚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减薄,即着装厚度与气温呈负线性相关,而且风力越大,负线性相关的斜率也越大。当温度一定时,风速与着装的厚度正相关,当风速小于等于三级时,服装的厚度随风速的变化很小;当风速大于等于四级时,着装的厚度随风速的增大而迅速增大。
“春季,温度让人感觉稍凉时,即10℃至15.9℃时,人们可以穿套装、夹衣、风衣、夹克衫等;而人们有凉爽、舒适的感觉时,温度大概在16℃至21.9℃之间,穿单层薄衫裤、薄型棉衫、针织长袖衫、薄型套装便可以了。” 张书余说,不只冬季到春季这个时期,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期里,冷空气也很强,疾病容易跟着来。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。
“春捂”怎么捂,有啥小诀窍?民间传统认为,要重点照顾好“首足”两头。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,早晚低温,可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,人容易生病,重点“捂”头颈与双脚,可以避免感冒、气管炎、心血管等疾病发生。寒多自下而起,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“下厚上薄”,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,容易遭到风寒侵袭。而对于小孩和老人来说,“春捂”要把握时机,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老人、孩子增减衣服;也可多关注天气预报,若有冷空气到来,提前1到两天做好准备,及时给老人、孩子增添衣物。免疫力弱的老幼人群,“捂”的天数也许需要更长一些。